会议专题

肾主骨的实质和骨碎补

中国中医药学脏腑理论中关于肾的理论重点强调”肾主骨,开窍于耳”。在几千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以其作为诊断和治疗原则都能取到很好的效果。现代医学观察到66%需要肾移植的病人同时患有骨质疏松或患有耳聋,慢性肾衰的病人继发骨密度减低和听力下降是由于虚弱的肾脏功能影响到骨的代谢和听力的改变。但是其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不了解.为了了解肾和耳,骨代谢的关系,采用庆大枚素(Gentamicin,GM),一种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同时具有肾和耳双重毒性,来制造肾衰和耳聋模型。使用入肾经补骨的中药”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ith),对抗GM的双重毒性。实验证明FF减低肾损伤和促进损伤的内耳毛细胞修复,以此实验模型做导向,从骨碎补中筛选出其中有效部位-黄酮(Flavanoid Fraction FF)。在5/6肾切除动物模型上,FF表现出促进肾小管细胞增生。骨碎补总黄酮增加骨质疏松病人和动物的骨密度也有报道。以上数据说明在FF中存在牵系肾,骨和耳的物质。此文章试图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来研究肾主骨的实质。

中医药学 脏腑理论 骨碎补 肾脏功能

龙勉 李顺祥 肖江峰 王健 Scott Lozanoff Benjamin J.Luft Francis Johnson

Department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John A.Burns Sch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药化室 410013 江苏江山制药厂 214500 Department of Anatomy,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John A.Burns School Department of Medicin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11794-8160 Department of Chemistr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11794—3400,USA

国内会议

第二届(第2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488-491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