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方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GS)是肾小球病变发展至终末期的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长期以来如何延缓和防治GS的发生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组根据“久病入络”的中医理论,认为GS是一种肾络疾病,其本是络虚,其标是络瘀,其因是风伏肾络。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祛风通络、益气通络、补肾通络为主,并以此立法组方一通络方,提出了“祛风通络”的治疗原则。在以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我们观察到通络方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浆AngII水平、降低尿蛋白含量及改善肾功能等作用。本实验拟观察该药物对GS大鼠肾脏组织中Ⅳ型胶原(collagcnⅣ,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理。
肾小球硬化 通络方 纤维连接蛋白 层粘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吴喜利 孙万森 张王刚 赵艳龙 任艳云 乔成林 王竹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陕西省中医重点专科-肾病科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科 陕西西安 71000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10-61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