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演变规律初探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青壮年及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特点是长期持续性尿检异常,如蛋白尿和(或)血尿、慢性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可有高血压或水肿,最终发生固缩肾及终末期肾衰竭。对于慢性肾炎,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的表现不同,而归属于“水肿”、“腰痛”、“虚劳”等病范畴,是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为主要病机,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而以风寒、湿热、疮毒及痰瘀蕴结于肾为标,使病势缠绵难愈,渐至肾劳。本文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09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希望通过中医辨证,为本病的预防及中医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视点。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王跃娟 孙伟

全国中医肾病医疗合作中心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第2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299-301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