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随着对“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nephropathy,AAN)研究的开展及临床病例报道的不断增多,本病已基本被人们所认识,由最初的“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Nephropathy,.CHN)到AAN,虽然认识在不断深入,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笔者以马兜铃酸单体致大鼠肾损害为研究目的,旨在建立新型的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为临床上药物改善由于马兜铃酸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提供了新的实验对象。
马兜铃酸肾病 发病机制 动物模型
何立群 王云满 陈灵
200021 上海中医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 200062 上海中医红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肾内科 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10-51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