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糖高脂肪饲料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高糖高脂肪饲料(以下简称高糖脂饲料)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以供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抗脂肪肝药效的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适应3天,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实验前检测两组大鼠的体重,血清中TG、TC含量,ALT、AST活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大鼠用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的大鼠用高糖脂饲料喂养。连续喂养30天,取血检测血清中TG、TC含量,ALT、AST活性;处死大鼠后取肝脏检测肝组织中TG、TC、MDA含量,SOD活性,并对肝脏作组织学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正常大鼠摄食、精神状态正常,皮毛光滑,体重增加;模型组的大鼠摄食减少,皮毛粗燥,精神萎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摄食高糖脂饲料30天,体重明显减轻(P<0.05),血清中TC含量增加,ALT、AST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TG、TC、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肝脏外观可见正常组肝脏为暗红色,模型组肝脏为黄白色。肝脏组织学观察,正常组肝细胞结构完整,肝细胞索清晰,无脂肪变细胞;模型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脂肪变肝细胞胞质中出现以大泡性为主的脂滴,肝细胞索不明显,肝细胞肿胀变形。结论:用高糖脂饲料成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其形成过程与人类过量摄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过程相似;该动物模型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新药的筛选。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糖高脂肪饲料 发病机制 治疗药物

胡克章 黄正明

解放军第302医院药学部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039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肝病治疗进展与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206-210,522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