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及其不同配比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并比较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及其不同配比物的抗炎作用。 方法:分别采用小鼠和大鼠急性炎症模型,观察不同配比的18α与18β甘草酸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害的影响,对其抗炎作用进行比较。 结果:小鼠耳肿胀实验显示α与β甘草酸比例为3:7时对耳肿胀有抑制作用,在抑制角义菜诱发的大鼠足肿胀实验中,氢化可的松组与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比例为5:5、4:6和3:7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抑制足肿胀。各给药组均能提高四氯化碳致肝脏损害后的血清IL-6水平,并且β-甘草酸组和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比例为4:6与3:7时提高明显。比例为4:6时,血浆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接近正常值。 结论:α甘草酸与β甘草酸抗炎效果存在着差异,并且不同比例的两者混合物所表现出来的抗炎能力随着比例的改变而改变。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比例为4:6与3:7体现出较强的抗炎效果,有开发成新一代甘草酸制剂的潜力。
甘草酸 急性肝损害 抗炎作用 急性炎症模型
茹仁萍 赵灏 陈晓瑾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肝病治疗进展与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121-126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