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护肝片对抗结核治疗ALT异常的预防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葵花护肝片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31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护肝片组)78例、B组(谷胱甘肽组)72例、C组(肝泰乐组)81例,在抗结核治疗最初3个月,I组加用葵花护肝片,Ⅱ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Ⅲ组加用肝泰乐。结果:A、B、C组3个月内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1.5%,9.7%和25.9%,A组与B组比较>P0.05,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P<0.05。肝损害发生后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增高,与治疗前及无肝损害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肝损害与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有关,应用葵花护肝片能显著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过氧化脂质 葵花护肝片
刘琼 杜德兵 彭秋萍 陈武
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宜昌 443003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肝病治疗进展与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514-516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