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

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洪灾的形成发展与地质作用(构造沉降作用、泥沙淤积作用、人类工程作用及管涌崩岸作用)有密切关系,开展该地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洪灾是防洪和环境灾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对江汉-洞庭湖平原区地质环境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4种地质作用及其对洪灾形成的影响和控制,采用重复水准测量法、GPS定点监测法得出了现代构造沉降速率的量化数据,提出了地质作用条件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水沙重新分配的防洪减灾思路与对策建议。
洞庭湖平原区 洪水灾害 地质条件 防洪减灾 GPS定点监测法
陈国金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荆州 434020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71-78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