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产业经营效率分析
人类基因体计划于2003年完成人类基因译码,开启”后基因时代”的来临.亚洲国家近几年也纷纷加速发展生技产业,拟定策略、推动各项计划抢占先机,台湾亦积极将生技产业列为”两兆双星”计划的产业之一.台湾生技厂商除了在岛内积极发展之外,亦从事海外直接投资(FDI)以期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效率.本研究采用非射线差额变量模型探讨海外直接投资对台湾生技厂商之经营绩效影响,并进一步将其分解成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混合效率;然后利用超效率模型将台湾生技厂商加以排序.根据台湾经济新报资料库中2003年至2005年的73家台湾生技厂商数据,实证结果显示:FDI可有效提升台湾生技厂商之技术效率,可能的原因为台湾生技厂商大都处于递增规模报酬阶段,FDI可以有效的扩张厂商规模,进而提升规模效率.其它发现包括:(1)目前台湾生技厂商的技术效率偏低,尚有83.94%的改善空间;(2)若忽略混合效率,大约高估台湾生技厂商技术效率达20.17%;(3)上市公司之规模效率高于上柜公司,不过纯技术效率与混合效率低则呈现相反的现象.
台湾生物技术厂商 国际直接投资 生物技术产业 DEA 经营效率 超效率指标
李扬 夏松乔
国立高雄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
昆明
中文
339-350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