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草原退化的人口与制度原因分析

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比,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内蒙古草原加速退化的时期,表面上看主要是超载过牧,实际上背后与人口因素有关.一是,80年代初的人口基数成为后来对草地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新增人口的小幅增长,引起牲畜数量的大幅增加.此外,由于草地流转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的缺陷,流转草地上常常超载过牧,也使局部草地加速退化.草场固定导致放牧地固定,增加了踩踏次数,加快了草场退化.因此,需要建立配套制度,修正草地流转制度缺陷;提高牲畜个体生产力,提质增效:调整生态补偿方式,实行生态保护补偿和产业补偿相结合;设立草原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牧区人口 草原退化 草地流转制度 草畜平衡制度 产业补偿 生态保护补偿

天莹乐奇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O10010

国内会议

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

昆明

中文

42-45

2008-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