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海酸处理剂的使用对潮间带底泥环岩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位于日本九州半封闭的有明海素来以高产量的贝壳类海产品而闻名。然而近年来这些海产品的数量急剧下降,有的物种甚至已经灭绝,其原因尚未有明确统一的认识。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养殖海苔时所大量使用的酸处理剂极有可能造成潮区底泥的环境岩土工程特性发生恶化,从而导致生活在底泥中的贝壳类生物大量死亡。据此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土柱试验,以测试酸处理剂对底泥的pH、硫化物含量、盐分浓度以及液限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酸处理剂不仅导致底泥的pH值降低、盐分浓度降低,还导致硫化物含量的显著增高,甚至高于贝壳类生物的生命界限值。最后从磷元素在海相底泥中存在的动态形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底泥的环境岩土工程特性显著变化的机理。
酸处理剂 硫化物 盐分浓度 环境岩土工程
杜延军 刘松玉 林重德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6 日本佐贺大学低平地研究中心,佐贺市本庄町1番地,840-8502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459-464
2008-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