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公园——以滇西北国家公园建设为例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常常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了这些地区的迫切要求。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以传统的资源消耗性方式发展经济常造成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这就要求寻求一种能在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实现双赢的模式。国家公园就是已被证明并行之有效的世界上通行的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公园的建立能够保护原生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为国民提供游憩和学习场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学术研究及国民环境教育。云南省根据本省实际,在寻求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模式中进行了大胆探索,率先在滇两北建立大陆首个国家公园。滇西北国家公园的建立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能促进非消耗型产业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正确处理遗产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促成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多赢。这一管理模式已在云南省逐步推开试行,将来有可能成为我国保护地管理的新模式。

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 管理模式

杨宇明 李吴民 王四海

西南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生态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生态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国内会议

2008年云南生物多样性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暨首届青年科技论坛

昆明

中文

215-220

200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