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铃铛子和赛莨菪(茄科)的传粉机制比较研究

通过野外交配系统实验和传粉昆虫观察,以铃铛子和赛莨菪为研究对象,探讨山莨菪属内自交亲和机制的进化和传粉昆虫的转变。结果表明,铃铛子和赛莨菪均属于自交完全亲和的类群,但自动自交能力较弱且均存在传粉限制。北方黄胡蜂和石长黄胡蜂分别是铃铛子和赛莨菪的主要传粉昆虫,而且在自然状态下两种昆虫的传粉效率均比较高;但两种昆虫的访花在两种植物中导致了不同的传粉结果,其中北方黄胡蜂主要在铃铛子的不同花间传粉,而石长黄胡蜂则促进了赛莨菪在同一朵花内的传粉。通过与该属另一种植物山莨菪的比较发现,山莨菪属的不同物种在分化的过程中,交配系统由自交部分亲和转变为自交完全亲和,证明了自交完全亲和机制存在于起源较晚的类群中;传粉昆虫也发生了转变,但高山环境中频繁的降雨可能降低了昆虫的活动能力,进而导致铃铛子和赛莨菪均存在传粉限制。

铃铛子 赛莨菪 交配系统 自交亲和性 传粉效率 青藏高原

王赞 许建初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 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 650204

国内会议

2008年云南生物多样性与社会和谐发展论坛暨首届青年科技论坛

昆明

中文

109-117

200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