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及防冲机理探讨

煤矿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大部分发生在巷道中,治理时主要在巷道形成弱结构,为此提出了控制巷道围岩冲击的强-弱-强结构效应。该结构的围岩强度是强、弱、强;变形特征是小、大、小;抗变形能力是强、弱、强;震动能量的耗散是弱、强、弱。该结构具有向外部转移高集中应力的特征,对冲击应力波起到一个衰减吸收效应;同时具有承载性能最佳的环形效应特征。通过研究,认为巷道冲击的破坏主要与冲击源的初始震动能量、震源距离、介质的衰减指数、埋藏深度以及原岩应力场大小等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巷道冲击破坏的强度判别准则。要维护巷道的稳定,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就必须减小震源的震动强度,设置弱结构和提高支护强度。

巷道围岩 强弱强结构效应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 围岩强度 震动能量耗散

窦林名 高明仕 张农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 北京100013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国内会议

2008全国冲击地压研讨会暨2008全国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技术新进展研讨会

景德镇

中文

25-31

2008-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