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BZ02株F、HN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性分析
RT-PCR扩增获得与F、HN基因大小分别一致的特异性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并鉴定正确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F基因ORF(开放阅读况)为1662bp,HN基因ORF为1716bp,分别编码533和571个氨基酸残基,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残序列为112R-R-Q-K-R-F117,与强毒株特征相符。进化树显示,该毒株属于基因Ⅶd亚型,该型第101位和121位氨基酸残基分别是K(赖氨酸)和V(缬氨酸),而本毒株第121位进化为D(天冬氨酸);与Lasota、Mukteswar、F48E9、SF02株F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1%、86.7%、86.7%、97.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90.2%、90.8%、97.1%;与Mukteswar、F48E9、SF02株HN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5%、84.8%、99.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3%、90.2%、98.8%;通过与国内报道的鹅副粘病毒F和H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该毒株与YG97株的同源性均最高,分别为98.7%和99.6%,表明该BZ02株鹅副粘病毒可能进化来源于YG97。
鹅源 副粘病毒 RT-PCR方法 F基因 HN基因 遗传进化 分子特性
肖跃强 沈志强 杨春富 韩玲 管宇 刘吉山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
北京
中文
84-87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