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西藏地区小反刍兽疫的发生、流行与防控对策

小反刍兽疫(PPR)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山羊和绵羊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为严重。山羊不同品种的易感性有差异。鹿、野山羊、长角大羚羊、东方盘羊、瞪羚羊、驼可感染发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文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的简要概述,分析了西藏地区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过程及规律,提出西藏地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对策。

西藏地区 小反刍兽疫 防控对策 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 绵羊发病率

王志亮 索朗次仁 吴国珍 安荣祥 谢仲伦 杨楠 吴晓东 包静月 刘雨田 张维 张永强 刘春菊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2 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自治区动植物检疫监督所, 西藏 拉萨 85000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66-568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