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制条件对铋酸盐玻璃性质的影响
采用传统的玻璃熔融法制备了组成为60Bi2O3-20B2O3-15SiO2-5La2O3(mol%)的铋酸盐玻璃,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过程对玻璃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样品ICP的成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谱,差热分析和紫外-可见-近红外透过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刚玉坩埚能提高玻璃的抗析晶稳定性和透过率。陶瓷坩埚和白金坩埚均受到严重腐蚀,玻璃组分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当熔制温度从1100℃变化到1 300℃时,玻璃的颜色从浅黄色变到深红棕色.尤其是白金粒子被腐蚀进入玻璃液后,玻璃中很容易形成纳米颗粒或者团聚形成胶体粒子,在玻璃中形成色散源,加深玻璃的颜色,降低透过率.1 300℃下,白金粒子起到晶核剂的作用,生成Bi2Pt2O7和BiB3O6晶相,导致玻璃失透.
铋酸盐玻璃 光学玻璃 制备工艺 熔融法 熔制条件 抗析晶稳定性 光透过率
范慧艳 汪国年 胡丽丽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 2018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 201800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43-45
200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