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蒺藜苜蓿作图群体的构建和EST-SSR标记的应用

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已大量应用于我国主要作物的育种和遗传研究,苜蓿育种和遗传研究中应用的需求迫切。一年生苜蓿在我国农业中有较大应用潜力,同时,在蒺藜苜蓿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推动下,一年生苜蓿的应用将会受到重视。国际蒺藜苜蓿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在其蒺藜苜蓿基因组公共数据库(TIGR MedicagoGenes Index)中收录了226923条EST序列。从大豆和蒺藜苜蓿ESTs序列中开发EST-SSR标记用于一年生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蒺藜苜蓿遗传图谱构建。基于表达序列设计的大豆EST-SSRs引物在苜蓿属中具有很好的扩增效果。为了构建一个蒺藜苜蓿和苜蓿、大豆的比较图谱,搜集了不同来源的一年生苜蓿种质,其中包括6个一年生苜蓿种和13个蒺藜苜蓿品系。利用SSR和EST-SSR标记检测了一年生苜蓿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了一系列蒺藜苜蓿种质作为作图亲本。Jemalong、DZA、Caliph、GC05和P5001等种质问在农艺性状和DNA多态性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筛选的2个蒺藜苜蓿种质性状突出,一个是GC05,在海拔3200的高原生长良好,抗旱性强。另一个是P5001,具有较高的种子产量。将Caliph、Jemalong、DZA、GC05和P5001作为杂交亲本构建一系列F2群体。从842个大豆SSR标记和315个大豆EST-SSR标记中筛选获得了53对SSR标记、23对EST-SSR标记,多态率分别为6.3%和7.1%。苜蓿和大豆的比较图谱正在构建中,草产量、种子产量和抗寒性的QTL分析将进行4。

蒺藜苜蓿 EST-SSR标记 群体构建 遗传图谱 种子产量

魏臻武 盖钧镒 杨占花 雷艳芳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5;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 225009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

四川雅安

中文

442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