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类作物生殖发育的分子遗传和改良研究进展
草类作物繁殖特性研究对于草种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转基因牧草生物安全防范的需要。本文全面回顾了草作物开花诱导和花期调控、传粉和受精、无融合生殖、种子落粒和裂荚、种子休眠等方面的(分子)遗传和改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草类作物生殖发育过程的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机理,特别是DNA技术在繁殖特性相关基因定位中的最新应用。文中最后就我国草类作物繁殖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草类作物 生殖发育 分子遗传 繁殖特性
王晓娟 王彦荣 胡小文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20
国内会议
四川雅安
中文
453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