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江蓠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作用
以2007年5月份对汕头市濠江区虾池和虾-江蓠混养池及进出水口处的氮营养盐、磷营养盐、水温、pH、溶解氧(DO)等的调查为依据,研究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水体中营养盐的分布特点以及水体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虾池和江篱池静水区的氮营养盐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超出了国家海水水质4类标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磷酸盐含量均符合国家二类水质要求,虾-江蓠池内静水区的溶解氧含量高于虾池静水区,各种形式氮营养盐的浓度明显低于虾池静水区,体现养殖江蓠后对富营养化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养殖模式 池塘养殖
杜虹
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广东省汕头市 51506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2-114
2007-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