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两次春季雷暴地闪特征
本文对宽带电场慢变化仪和两个相互正交的VLF/LF水平磁通道观测到的舍肥地区3月份两次春季雷暴过程地闪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正地闪比例高达55.16%,与日本冬季雷暴相当,平均每次负地闪过程回击次数为1.90次,比之前观测到的合肥地区夏季雷暴回击次数要小,但与在美国佛罗里达观测的值相同,正负地闪单次回击分别占87.77%和59.29%.负地闪回击间隔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80.48ms和43.12ms,正地闪相应的值分别为83.24ms和48.16ms。负地闪继后回击与首次回击幅度比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81和0.56,正地闪相应的值分别为0.73和0.51。负地闪大于首次回击幅度的继后回击占继后回去总数百分比和至少有一次继后回击大于首次回击幅度的负地闪百分比分别为26.47%和30.43%,正地闪相应的值均为17.65%。
春季雷暴 雷暴地闪 正地闪比例 合肥地区
周鹤林 董玉洁 祝宝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 230026
国内会议
安徽安庆
中文
123-125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