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起农村家庭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家庭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给农村家庭食物中毒防治提供借鉴. 方法:对2001年~2004年发生在浙江省农村家庭的184起食物中毒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4年中浙江省平均每年发生农村家庭食物中毒46起,发病698人,死亡6人,中毒发病率25%,病死率0.86%,中毒人数5月份骤增,8~9月份形成高峰,5~10月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年的81.52%、81.27%和83.33%.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占中毒人数的70~53%.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中毒总人数71.10%,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茵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总人数的42.72%,其次是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占总人数的9.47%.导致农村家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农村家庭大型聚餐活动中,外购了已受污染的卤味或在切配过程中生熟刀板不分引起卤味交叉污染,且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久,一次烧制、多次食用,食用前又未回烧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以亚硝酸盐和盐酸克伦特罗中毒起数最多,均分别占31.71%,亚硝酸盐中毒主要是因为在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过量添加亚硝酸盐和误用亚硝酸盐引起。死亡人数以有毒动植物中毒为最多,占食物中毒总死亡人数的79.17%,其病死率也最高,为17.12%,其中又以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占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总人数的70.27%,其次是织纹螺、河豚鱼、蟾蜍。毒蘑菇中毒季节性十分明显,除一起发生在5月以外,其余16起均发生在8月和9月.织纹螺中毒也有明显的季节性,除1起发生在11月份以外。其余均在5~7月份.织纹螺、河豚鱼中毒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带。 结论:浙江省农村家庭食物中毒有其典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建议根据农村家庭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开展防治工作,将农村家庭聚餐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范畴,并广泛开展农村食品卫生知识的普及宣教工作.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农村家庭 预防措施
孙亮
浙江省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科,310009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浙江学术节——食品安全监管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
浙江绍兴
中文
224-229
2005-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