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医贯》谈五行与临床治法治则

《医贯》是明代温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赵献可的著作,大约刊行于1617年,该书在其深厚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自已的学术观点,如命门学说等,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行学说可能源于之前的五材说,是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因此,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本文结合《医贯》中的五行观点,浅淡一下五行学说对临床治则的指导意义。

《医贯》 五行学说 临床治则

李志更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江苏昆山

中文

6-7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