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肾水火关系探源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内经的根本思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经气乃绝”。说明人体的一切生理现象以阳为主导,阴为基础,阳气与阴精协调作用的表现,而一切病理现象则是其失调的结果。在人体,心肾是阴阳矛盾关系的主要体现者,历代医家已深谙肾水论,将肾定位于阴之主导,主水、主里、主物质;与此对应,宜将心定位于阳之主导,主火、主表、主功能。但从内经时,就因心之君主地位,尊君思想,心的生理病理功能被高高搁置,不言病理,避谈生理,使中医理论出现了关于心脏的病理生理问题断截,致使其后的医家不求改进,妄推圣意,附庸经文,将中医理论复杂化,甚至引入玄论。本文探讨了心肾水火关系。

中医理论 心肾水火 关系分析 阴阳学说

蒋洪耀

山东省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山东,枣庄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江苏昆山

中文

26-27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