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三尾拟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 Eichwald

由于蜉蝣稚虫与成虫之间尚没有建立很好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笔者首先对采自辽宁北票、义县和河北平泉的义县组的与三尾拟蜉蝣较为相似的成虫标本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国外文献中标准的三尾拟蜉蝣和拟蜉蝣属其他成虫标本的比较,笔者认为中国东北地区热河生物群的成虫标本与它们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主要差异如下:前翅翅展短于40mm;前翅在前缘脉(C)和径脉(RA)之间的末端翅膜加厚,径分脉(RS)的后支(RSp)不分叉;在前翅MP2和CuA1之间有明显的闰脉(intercary vein);后翅略长于前翅的1/2。上述特征在16块标本中相当稳定,因此笔者建立了新属--美丽蜉蝣属Epicharmeropsis,并建立了2个种:E.hexavenulosus,E.quadrivenulosus。综上所述,中国义县组发现的原被认为是拟蜉蝣属的化石应归入美丽蜉蝣属,三尾拟蜉蝣可能仅分布在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共和国,近百年来热河生物群一直沿用所谓的三尾拟蜉蝣是有误的,在此给与更正。

三尾拟蜉蝣 成虫标本 东北地区 热河生物群 Epicharmeropsis

黄建东 任东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2007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古生物分会——地质古生物遗迹、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

安徽宁国

中文

17-18

2007-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