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营养与食育
因为吃饭不良习惯引起的生活方式病问题、饮食安全问题、食品传统与文化的继承问题、文化冲突引起的农业贸易摩擦问题等等,都使得许多有识者思考”食事求是”的问题。食育(eatingeducation)饮食行为教育开始受到关注甚至提出把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教育内容。我国近期的营养调查的结果再次向人们呼唤有必要重视食育的问题。食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科学的营养知识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基本理念是:使每个人通过愉快、简单的教育,把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变成自己终生的嗜好习惯。因此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通过许多吃的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美味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文章提出了生命与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良好饮食习惯的灌输培养,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教育。由于食育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食文化的教育自然不能只是历史、考古、民俗等知识的传达,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家庭、餐饮业或食品企业通过提供的食品、餐饮形式、环境气氛等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使国民把吃饭也当成一种自然自觉、舒适享受的文化生活。
饮食安全 食品文化 公众营养 食育 饮食习惯
李里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17
2007-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