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热凝大鼠骨骼肌后细胞凋亡及组织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大鼠骨骼肌后诱导组织细胞凋亡及热凝后组织学变化情况。 方法:采用30W×9S、20W×6S、30W×6S、20W×6S四个功率时间组合热凝SD大鼠骨骼肌,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观察热凝后即刻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凝固后 0h、12h、24h热凝区外周边缘组织细胞的凋亡率,HE染色观察热凝后0、1、2、7、30d时组织学变化。 结果: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后热凝区呈苍白色,周围正常组织为鲜红色。边缘组织细胞在热凝后即刻出现凋亡,12h时凋亡率最高,随后逐渐下降。热凝后即刻及1d内HE染色示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2d后过渡区肌纤维溶解、水肿,出现大量坏死细胞,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热凝区细胞淡染、核固缩,细胞外形仍维持。7d时过渡区纤维母细胞、肉芽组织形成,新生胶原沉积,中央热凝区肌纤维逐渐溶解、细胞坏死。30d后热凝区慢性炎症反应明显,高倍镜下过渡区大量胶原纤维生成,可以观察剑组织的修复是从外周过渡区开始逐渐向中央热凝区进行。 结论:HE染色不能准确评价微波消融对肿瘤的即刻灭活效应,微波消融在使局部病灶热凝固坏死的同时,能够诱导热凝区外周边缘组织细胞凋亡。
骨骼肌肿瘤 微波热凝疗法 病理变化 组织细胞凋亡 灭活效应
何金霞 张俊德 李虹义 张积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82
国内会议
第14届世界冷冻治疗大会暨第一届国际冷冻免疫学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大会
北京
中文
283-287
2007-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