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造靶点免疫导向吡柔比星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试验研究

目的: 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THP)免疫靶向偶联物,制备荷S180肉瘤昆明小鼠模型,并在肿瘤组织中接种人IgG非特异性靶点,经抗原抗体结合途径靶向药物到达肿瘤组织,以探讨人造靶点免疫导向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将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和小鼠抗人IgG常规方法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THP)偶联物。制备荷瘤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偶联物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比较分析小鼠抗人IgG、游离盐酸吡柔比星、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对小鼠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肿瘤组织中盐酸吡柔比星药物浓度。 结果:制备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偶联物,小鼠抗人IgG、葡聚糖与盐酸吡柔比星物质的量比为1:2.5:54;ELISA法测定偶联物保留了小鼠抗人IgG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偶联物对S180细胞有体外杀伤作用。对荷S180肉瘤小鼠进行体内导向治疗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抗人IgG-葡聚糖-盐酸吡柔比星+人IgG组中肿瘤组织中盐酸吡柔比星含量较盐酸吡柔比星组增加(P<0.01)。 结论:通过在肿瘤组织中接种IgG非特异性靶点,用抗人IgG单克隆免疫导向吡柔比星治疗小鼠S180肉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S180肉瘤 盐酸吡柔比星 靶向免疫治疗 偶联物 可行性 小鼠模型

张婧 周媛 罗敏 张积仁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广州 510282

国内会议

第14届世界冷冻治疗大会暨第一届国际冷冻免疫学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大会

北京

中文

300-304

2007-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