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图与肿瘤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验证红外热图作为辨证手段的可行性,并想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图分析,寻求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 方法:选取病例58例。单盲法测量患者个体上半身前胸平均温度T,并测量病灶处温度T1,病灶周围温度T2及病灶对侧温度T3,并记录病灶处与周围,及病灶与对侧湍度差,分别记为△T1,△T2。根据文献研究对于特定疾病,选取特定穴位进行温度测量,观察热图有无异常,试图找到规律。 结果:平均温度比较结果显示:气血两虚>实证>虚实夹杂>阴虚>气阴两虚>气虚>刚虚。气虚患者热图多为散在淡片状热区,阴虚患者热图温度呈均匀升高,虚实夹杂和实证患者热图多有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片状高温热区,与周围温度变化明显。气血具亏患者多呈恶性热图,尤以背部为多。病灶局部的温度与其周围和对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肿瘤患者在特定穴位会出现异常热区。 结论:患者身体热图平均温度和形状与证型有一定相关性,红外热图显示的整体温度可以作为证型诊断的一个参考,疾病特定穴在热图上温度的异常表现可以作为疾病早期发现的一个手段。
红外热图 疾病早期诊断 中医证型 中医标准化 中医辨证
孙丽斌 张积仁 李忠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
国内会议
第14届世界冷冻治疗大会暨第一届国际冷冻免疫学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大会
北京
中文
350-353
2007-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