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余甘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系大戟科叶下珠属(Phyllanthus)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首载于《唐本草》。别名橄榄、滇橄榄、油甘子、山油甘、庵摩勒、牛甘子、喉甘子、杨甘等,为藏族、维吾尔族、傣族、壮族、白族、苗族、布依族、瑶族、彝族、拉祜族、普米族、纳西族、佤族、阿昌族、基诺族等民族习用药,《本草纲目》中记载余甘子“久服轻身,延年生长”。味甘、酸、涩,性凉。具有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清热生津,保肝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白喉,烦热口干,消化不良,腹痛,慢性肝炎,高血压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热性水肿和尿频等。本文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余甘子 民族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甄丹丹 梁臣艳 佟晓乐 钟益宁 甄汉深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1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84-87

200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