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野花椒化学成分研究

野花椒(Zanthoxylum utile Huang)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该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全世界约有250种,分布于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45种,13变种,尤以长江南及西南各省居多。该属植物的果实、根、茎、叶均可入药,主要含有生物碱、酰胺、木脂素、香豆素、挥发油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药理实验亦证明其中一些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国内外对花椒属植物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关于野花椒茎木化学成分的报道甚少。野花椒又名香果花椒为我国传统傣药,生于低山灌丛中,具有通气除寒,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为了从民族药用植物中寻找新的活性成分,对该植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研究。从野花椒茎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4个生物碱,分别为菌芋碱(1)、白藓碱(2)、γ-花椒碱(3)和得卡瑞花椒碱(4),3个木脂素,分别为辛夷脂素(5)、horsfieldm(6)和表芝麻脂素(7),2个香豆素,分别为6,7,8-三甲氧基香豆素(8)和滨蒿内酯(9),以及对羟基肉桂醛(10)和β-谷甾醇(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且化合物1、3、4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野花椒 化学成分 传统傣药 乙醇提取物 植物药

祝丹 郑桐 陈玉 杨光忠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74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299-302

200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