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永世的丰碑
今年(2005年)很可能是东汉医圣张机(字仲景)《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成书1800周年。根据《伤寒杂病论》所载,张仲景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九卷》指《灵枢经》)、《八十一难》(即《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凭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建安纪年”指东汉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犹未十稔”指仲圣撰此书离公元196年还不足10年。我们虽然难以确定《伤寒杂病论》成书1800周年,但其可能性是最大的。有鉴于此,笔者试写此文,将《伤寒杂病论》全书的主要学术临床特色及其突出贡献做了阐述。
伤寒杂病论 临床特色 中医药发展
余瀛鳌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5-68
2005-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