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宫内节育器异位盆腔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盆腔异位的原因及预防IUD异位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IUD异位患者置器时间、类型和放置年限、置器术中及术后症状、术后随访、诊治及预后。 结果:6例中3例为哺乳期放置,1例为人流同时放置,2例为经后放置;分别为金属单环和母体乐,术中及术后均有不同症状;置器最长年限22年,最短为6个月;6例均未按规定时间随访;其中一例CT确诊,5例为B超结合X线确诊;6例均剖腹取出异位于盆腔的IUD。 结论:IUD异位原因为①放置时导致子宫穿孔,IUD放置于宫腔外;②是带器妊娠人流时,由于官腔操作和子宫收缩压力的影响,导致IUD穿透子宫;③IUD与子宫腔不适应,IUD过大及官腔相对过小,IUD压迫子宫致收缩过强嵌入肌层,甚至逼出官腔外。预防IUD异位的方法:放置IUD时严格执行手术常规,选择适宜的IUD,加强术中监测,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IUD避孕有效率。

宫内节育器 盆腔异位 回顾性分析 术中监测 定期随访

向俐伶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443600)

国内会议

2005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论坛暨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临床经验及新技术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10-111

2005-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