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影像之云雾侦测及干扰去除
遥测技术发展的最大限制之一,便是大气活动的干扰,尤其对地球资源卫星上装载町见光段的光学传感器向言,云雾的干扰最不易处理。而台湾又为多云区,云雾的干扰无可避免,若受遮蔽的区域恰为研究区,则会大大减低了卫星影像的价值性。另外,国内灾害监测对遥测影像之需求周期几乎以天为单位,更突显灾害发生时遥测影像供不应求之窘境。因此如何去除云雾之干扰便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厚、薄云雾两者具有不同之光谱特性,故需个别进行处理。厚云雾因具高反射特性,故可经由阈值的设定将可见光段呈高反射之部分侦测并去除;薄云雾虽仍可观测到底下地物,但已将地物本身的光谱特性扭曲,且难以用算法侦测去除,因此本研究先将影像由RGB转换成HIS系统,再假设薄云雾的加入等于白色颜料的加入,即仅改变光谱的亮度或浓度值,色相并无改变,藉此可侦测并去除薄云雾。去除厚薄云雾后残缺之部分再利用影像镶嵌之方式,以邻近日期之无云影像补偿之,并进行色差之调整,使影像信息量损失到最小。对于云雾侦测之结果,总体精度可达97%;在均质海面及有地形效应之区域上,薄云雾侦测精度则为81%;极度非均质之农业区则为80%。地物较复杂之区域,需取得较高时间精度之影像才可增加侦测精度。本研究虽因影像取得之限制而无法提升复杂区域之精度,但已证明在HIS系统中可简化薄云雾之侦测准则,大大提升自动化侦测云雾之可能性。
卫星影像 遥测技术 光学传感器 灾害监测
徐逸祥 朱子豪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55-66
2005-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