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本文以育成的2个广泛应用的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以高产杂交籼稻汕优63作对照,比较分析了与水稻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特点。文章认为,水稻理想株型应具有动态型和生态型的特点,进而根据生长期间的气候生态特点,并据此提出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中籼型)理想光合株型的模型:剑叶长35-40cm,宽2cm,倒2叶、倒3叶长分别为50-55cm和55-60cm,齐穗期3叶与茎秆夹角分别为5°、10°和15°,叶面内卷,剑叶最卷处叶面曲率1-1.5cm-1,顶3叶功能期70d,最高叶面积指数LAI 8-9,完熟期绿叶LAI为3左右;分蘖盛期叶角较大,比叶重SLW 2.5-3 mg·cm-2,叶片薄而披散,中后期叶较厚且挺直,SLW4-5 mg·cm-2;齐穗期基部透光率5%左右,消光系数0.3-0.4,可容纳的最大LAI 8-10;植株高度110-120cm,下位节问长2-4cm,粗壮而壁厚,穗下节间占总秆长45%左右;穗长25-28cm,着粒密度8-10粒·cm-1,弯曲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率高,耐荫和耐光氧化能力较强(光氧化级别<3),能适应广幅光强。

水稻育种 超级杂交稻 光合作用 株型生态

吕川根 邹江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国内会议

2005年南京科技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07-316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