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各国都加快了对替代石化燃料的开发步伐。生物柴油由于具有和石化柴油极为相似的性质,所以可作为其替代品。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碱催化法生产生物柴油,已有文献详细报道了各种不同油料在碱催化法中的工艺和反应条件,但该法对原料要求高,反应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由于皂化反应的发生而使后处理过程较为复杂。为此,Saka提出了超临界法。所谓超临界状态,就是指当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时,气态和液态将无法区分,于是物质处于一种施加任何压力都不会凝聚的流动状态。超临界流体具有不同于气体或液体的性质,它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接近于气体,而导热率和扩散系数则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由于其粘度低、密度高且扩散能力高,所以能够并导致提取与反应同时进行。本文对反应原理、实验方法步骤等进行介绍,并通过对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探讨,可得到如下结论:(1)超临界甲醇法制生物柴油较为合理的工艺条件为300℃,15MPa,醇油比为15:1、反应时间为lh;(2)醇类的碳链越短,越有利于酯交换反应的进行。(3)一定量的水和游离脂肪酸对超临界甲醇法制备生物柴油过程没有明显影响。但过多的水会导致水解生成的一部分饱和脂肪酸在300℃不能被酯化,从而使最后的生物柴油酸值偏高。
生物柴油 超临界法 生产工艺
安文杰 许德平 田中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15-218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