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相容化PP/PA6共混体系的韧性与核-壳粒子微观结构的关系

以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TPEg)作为界面改性剂,研究了聚丙烯(PP)/尼龙-6(PA6)相容化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增韧机理。随着11PEg含量的增加,分散相PA6平均粒径迅速减小:当TPEg含量(质量分数)达到18%时,粒径开始趋于平衡。同时,PA6粒子的表面包裹程度逐步完善,界面层厚度逐步增加。DMA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PEg含量的增加,PA6和P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提高;在TPEg用量(质量分数)为18%时(即界面饱和浓度),TPEg本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出现最大值。冲击断裂试样的形貌观察显示,当分散相PA6粒子细化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硬核/软壳粒子微观结构的完善,导致材料破坏时产生明显的空洞化和基体屈服现象,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材料冲击强度。

聚丙烯 尼龙-6 核壳粒子 微观结构

欧玉春 刘宏治 郑莹莹 杨桂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国内会议

2005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信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239-243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