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临床及治疗转归研究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征,提高本病认识,分析治疗及预后。 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以来确诊的8例AIDS合并PSM的临床资料。 结果:8例患者中5例为女性,年龄26~53岁。病程1~4个月。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口腔黏膜白斑、浅表淋巴结肿大、丘疹性皮损、贫血、腹痛、肝肿大、脾肿大、生殖器疱疹、皮下结节、剧烈骨痛。实验室检查肝酶升高、凝血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胸片表现不典型,主要以间质性或实质性病变为主。真菌培养:在37℃培养或组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呈酵母型,组织细胞外真菌长,弯曲,有横隔的腊肠状;在25℃培养中呈菌丝型,并产生红色色素扩散入培养基中。CD4极度减少,HIV RNA值高。 结论:AIDS合并PSM临床表现无典型特征,培养真菌可产生红色色素,可见有横隔的腊肠状细胞。合并PSM是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所致感染。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霉菌感染 临床治疗

刘艳 詹能勇 李慧涓 蒋小玲 乐晓华 朱文科 蔡力生 邬艳波

深圳市东湖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国内会议

2005年中国昆明艾滋病防治论坛暨云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论坛

昆明

中文

149-153

2005-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