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金华火腿传统工艺过程脂质分解氧化研究

本文通过对金华火腿传统工艺过程皮下和肌内脂肪游离脂肪酸(FFA)、TBARS及双烯值和羰基值的分析,研究了其工艺过程脂质分解氧化规律及与工艺温度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皮下脂肪脂质分解氧化表现出与肌内脂肪完全不同的性质,工艺过程阡A总量在皮下脂肪中显著增加与温度的提高呈正相关(R2=0.8789),在肌内脂肪中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后稳定的变化过程,在发酵中期达到最高点;高温成熟促进脂质分解,同时加速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皮下脂肪TBARS变化与温度的提高呈正相关(R2=0.7683),双烯值、羰基值在发酵中期达到最高点,然后随着温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肌内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TBARs显著降低,双烯值、羰基值与温度的提高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388和0.8416)。

肉品干制 金华火腿 脂质分解 食品化学

章建浩 曾韬 朱健辉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

北京

中文

246-250

2005-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