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动脉瘘——附18例报告

目的: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是较少见的并发症,尽管发生率低,但发病凶险,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研究预防和治疗措施十分必要。本文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与预防。方法: 对18例术后食管胃大动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食管癌14例(食管中段癌7例,下段癌7例)、贲门癌4例。食管胃弓上吻合术的7例(其中2例胸顶吻合),食管胃弓下吻合术的11例(其中4例弓窝吻合)。手术至出血发生时间最短的11天,最长的93天。1例再次手术行瘘修补术后生存18天。18例全部死亡。结论: 发病因素从文献报道及我们的分析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吻合口瘘的形成是食管胃大动脉瘘最主要的原因。感染、术前进行放射治疗、晚期癌瘤直接侵蚀主动脉导致血管壁变性,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穿孔。治疗应采用手术,但方式方法值得探讨。认为对于胸腔感染的患者行吻合口瘘修补后不适宜重新行食管—胃吻合术,宜行食管游离颈部切口外置、胃断端部分切除重新缝合旷置、胃空肠造瘘术。血管内介入放支架封堵是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为治疗食管胃大动脉瘘提供的可供尝试的手段手术中提高手术技术。改进食管胃吻合操作。避免吻合口瘘和食管胃消化性溃疡穿孔才能预防本病发生。
食管贲门癌 大动脉瘘 术后并发症 治疗方法 手术技术
郭石平 张弘广 王春利 冯守山
山西省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85-188
2005-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