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解水的生成及其原理

日本、前苏联一些科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长寿地区的研究表明,长寿地区的气候环境和人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唯有水质具有某些共性:无污染;含有适量矿物质(并包含某些d-区过渡元素);水分子团小;负电位,具有消除白由基的作用;弱碱性,含适量氧。日本学者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致力丁研制产生类似长寿地区水质的设备——改水机(饮用电解水机前身)。后来,经过人量试验及临床应用认为电解水有其特殊的功效,1965年日本卫生部门认定了电解水的医疗效果,并将电解水机批准为医疗器械。目前,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对电解水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九十年代中后期饮刚电解水技术引进我国,才有了电解水机的生产厂家,电解水的概念随之逐步被认知与传播。但目前国内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验证,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造成了我国百姓认知有限,容易对电解水产生误解,引起市场混乱,在我国的推广。艰难而滞后。该文通过对电解水产生机理的分析,说明了碱性电解水在消除超氧白由基、补钙、增强代谢方面、酸性电解水在消毒杀菌方面有明显效果的内在原冈,建议国家建立多学科的饮用水评价体系,加人饮用水科学普及力度,解决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及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

酸性电解水 保健功能 饮用水评价体系 过渡元素 分子团 负电位 自由基

张华

国内会议

2005年中国国际功能水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2-28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