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工艺学的角度看影响中国传统民居的乡土因素
本文针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地域性追求,从乡土工艺学的视点出发,引入乡土工艺学的概念、理论,对影响传统民居的因素进行研究。论文从乡土环境、乡土材料、乡土技术、民间工匠、乡土民俗和乡土经济六个方面加以论述:乡土环境作为各地区民居建筑存在的基础,决定了民居建筑的基本构筑形态;就地取材是民居取材的基本原则,而民间工匠对于材料特有的经济理性的认知结构既充满各种人文观念,又是在科学理性意识中反复陶冶的;民居建筑的乡土技术是民居生存的基础,与乡土材料息息相关,具有相关的适度性、技巧性和可操作性;民间工匠特有的技艺传承性和能动随机性也是造就民居建筑逐步成熟和丰富的重要因素;乡土民俗是建造民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于民居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物质要求与精神表达两个方面;经济条件为居住形式的选择提供了不可趋越的范围,根据经济实力的不同民居中存在贫穷阶层的经济制约和富裕阶层的经济实力。
传统民居 乡土因素 乡土工艺学
陶莎 曹鸿雁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吉林延吉
中文
56-65
2005-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