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金”做法在江南民居中的运用
拈金,俗称金童落地,又叫插金柱造,它是江南地区苏式营造中一种特殊的木构架做法,在《营造法原》中有较具体的描述:“厅堂内四界以金柱落地,前作山界梁,后作廊川为双步,称此金柱为拈金。”或称苏式内四界梁(五架梁)金瓜柱下置柱子落地。也就是说,无论是金柱直接落地,还是短金柱下置柱子,均属此范畴。其标准做法如(图一)所示。它与常见的内四界厅堂做法的区别,就在于两根金柱中有一根是落地的。这一特殊的做法,导致了它和其他做法的差异,因而产生了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些变化与区别。本文就以拈金做法在传统建筑和江南民居中的具体实例,来追溯它的起源发展、演变定形,说明它在使用中的功能特点等。
江南民居 拈金做法 苏式营造
章大为 韦大公
江苏省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无锡市建筑设计院
国内会议
吉林延吉
中文
83-89
2005-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