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积极推进我国棉纺织技术现代化

纺织生产的工业化推动了纺织机器的不断改进,进入20世纪世界经济加快发展。由于传统纺织技术用人多、劳动生产率低、工费成本高,发达国家纺织生产大量向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1924年英国棉纺织工业曾经达到6 330万纱锭,79.2万台织机的规模;美国、日本的棉纺纱锭也分别达到过3620万锭和1300万锭,时过境迁,曾经为这些国家积累资金、发展经济作出过巨大贡峨的先导型产业被当作“夕阳工业”,先后退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电子信息技术、在纺织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纺织技术不断向优质、高产、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幅度减少用人、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道路。80年代后期,欧洲首先出现了全自动纺纱工厂,一万棉纺纱锭每班仅用6个人管理,传统纺纱技术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文章最后总结道:马克思曾经说过:各个时代生产的区别,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工具生产。装备是工艺技术的载体,是工艺技术的体现,各种纺织纤维原料经过纺、织、染整装备的加工、开发创新,才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纺织新产品。 纺织行业的各级领导部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全行业职工都应为此尽心尽力,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新贡献。

纺织技术 棉纺纱锭 全自动纺纱

梅自强

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25

国内会议

2005年“经纬杯”全国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和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会

江苏无锡

中文

1-4

200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