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二级信念推理能力及羞愧情绪理解发展研究
羞愧就是一种典型的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它是指个体的行为表现与相关的社会标准不一致并且感知到他人消极评价时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羞愧包括一般的羞愧和道德羞愧,道德羞愧涉及严重违背道德标准,这种情绪常常发生在一种社会性背景中,它往往是由于在他人面前产生的一种失去名誉的担忧或者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被他人见证所引起。羞愧理解是基于对他人评价的解释,所以与对他人信念的推理能力相关。本文的着眼点是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特别是二级信念推理能力这一更根本的认知角度去探讨它与羞愧情绪理解的关系,二级信念推理即以“a认为b认为”的形式归因。 文章通过实验证明了一下结论:(1)儿童的二级信念推理能力与儿童的羞愧情绪理解水平相关,二级信念推理能力是理解羞愧的必要条件,从认知能力的角度来讲,二级错误信念任务通过,表示儿童可以理解他人的信念,而羞愧情绪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当事人对他人眼中自我的认知,所以这是儿童理解他人产生羞愧情绪的基础;(2).受言语发展水平限制,各年龄中儿童选择条件下比自答条件下难为情出现的比例大大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条件下儿童无论是自答还选择条件下回答能准确标定和识别羞愧情绪的能力增加;(3)从情绪归因的结果来看,年幼儿童的归因基于行为结果,而年长儿童从与他人的比较,他人反应,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角度归因情绪的人数大大增加,这也解释了随年龄增长,儿童羞愧情绪标定和理解能力增强的原因。
信念推理能力 羞愧 情绪理解 儿童
徐琴美 翟春艳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杭州 3100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1-22
200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