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地震波场的模拟与理论分析
通过高阶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充填流体速度的溶洞进行了系统的正演模拟,结果表明:(1)溶洞型油气藏地震波场主要由非均质低速体产生的强弱不同的绕射波(多次波)组成,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短反射;(2)溶洞横向尺度的变化对振幅影响很大,尺度越大,振幅值越大;(3)当溶洞高度在40m以上时,溶洞高度对振幅影响不大,但溶洞高度低于40m时,溶洞高度的变化对振幅影响较大,溶洞越高,振幅值越大;(4)溶洞充填流体的速度越高,振幅越小;(5)宽度20~300m、高度20~80m的溶洞可以用常规频带的地震信号来探测。此外,从理论上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气藏 地震波场 数值模拟 地震信号
叶勇 杨子兴 李佩 潘宏勋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南京,210014
国内会议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27-34
2005-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