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符号与工业设计
当一种理论以一个空洞而模糊的身份出现时,就有理由怀疑他的“实在性”。在设计界所普遍倡导的民族化道路下,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设计作品中,民族符号语言的简单堆砌。认同民族符号的外壳,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通过国际间的交往和对抗,就可以实现,而确立其独特的内涵,则复杂、困难得多,因为它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需要实实在在地建构和再创造。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符号的形成与现代化的变迁,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过程。现代化,成为民族符号“实在化”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甚至可以这样说,民族主义的“实在化”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对于中国的工业设计师而言,更重要的工作是要使这样一个民族符号的外壳“实”起来,在其内部拥有实在性的内容。
民族符号 解构 重组 工业设计
李博 杨洪泽 战丽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4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46-248
2005-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