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支化聚酰胺胺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A2+B3(A”A+B”B2)的合成方法,选用全部已经商业化的单体: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利用Michael加成和酰胺化反应成功的得到了与第二代PAMAM(树枝状聚酰胺胺)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h-PAMAM(超支化聚酰胺胺),并且通过粘度和红外表征了不同单体配比制备出的h-PAMAM,认为投料比为1.2:1的产物是最佳产物。并对h-PAMAM具有奇特荧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超支化聚合物 聚酰胺胺 相对分子质量

杨武利 曹亮 谢祎荣 汪长春 府寿宽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62-63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