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用科学发展观规划上海奶牛业——上海“十一五”奶牛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上海现饲养奶牛5.8万余头,其中成乳牛3.3万余头,平均单产近8 000kg。形成以光明乳业为龙头的奶牛饲养,乳品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格局。近十年奶牛呈“头数下降、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性趋势发展。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城市、为市民提供优质乳制品、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上海奶牛饲养数虽占全国的份额很低,但成乳牛平均单产约为全国的2.5~3倍,生奶质量、良种培育、规范管理、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方面均为全国领先水平。基本确定了我国南方大城市郊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生态型”的现代化奶牛发展模式。上海奶牛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乳品消费市场、优质、高产的牛群和养牛技术、人才、信息、服务、管理等优势,但也存在资源短缺,环保压力大,饲养成本高和夏季高温高湿制约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等劣势。从长远考虑,上海养牛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牧场搬迁,要科学规划,保持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预测到“十一五”期末上海奶牛饲养数在3万头左右,为目前的一半。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调整饲养结构等措施来满足与适应乳制品市场需要,提供安全、新鲜、优质的原料奶。构筑服务平台,拓展功能,为长三角和全国奶牛业服务。

上海市 奶牛业 养牛技术 生奶质量 良种培育 规范管理

王光文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0072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奶业科技发展论坛

西安

中文

505-511

2005-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