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近期水利工程布局问题探讨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630亿m3,仅占全国总量的6%,可利用量不足1,142亿m3.水资源已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制约凶素.为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与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安排必要的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地区通过兴建控制性的水库、整修堤防和河道整治,开发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基本控制了水旱灾害频繁交替的被动局面,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条件.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加之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主要表现在对该地区的特点认识不够,没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片面追求外延式的、低效的经济发展,热衷于新建大型工程,对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等起重要作用的、已建的更新、改造、配套的工程热情不高,致使该地区存在着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效率低、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实施第二类性质的工程措施,提出工程布局和分期实施的建议,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之目的.
西北地区 水资源配置 可持续利用 水利工程 工程布局
刘争胜 王煜 侯传河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87-99
200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